每天为你推荐几本好看的小说

首页 > 目录 > 《碧玉镯:轮回的爱恋》在线阅读 > 正文 第三章向宅里的旧时光

第三章向宅里的旧时光

捌妮 2022-12-21 10:04:35
外公老家在桐乡市洲泉镇马鸣村,从桐乡汽车站打出租车过去的差不多2小时的路程。但现在的天色已晚,她一个女孩子大早上过去的也不安全的。自从昨天罗马上飞机,一路舟车鞍马劳顿,此刻的她了非常疲倦。之宜最终决定在市区找个地方住下好好的睡一觉。在路上转了转,之宜看见一家亚但现在天色已晚,她一个女孩子大晚上过去也不安全。自从昨晚罗马上飞机,一路舟车劳顿,此刻的她已经相当疲乏。之宜决定在市区找个地方住下好好睡一觉。。...

外公老家在桐乡市洲泉镇马鸣村,从桐乡汽车站打车过去差不多1小时的路程。

但现在天色已晚,她一个女孩子大晚上过去也不安全。自从昨晚罗马上飞机,一路舟车劳顿,此刻的她已经相当疲乏。之宜决定在市区找个地方住下好好睡一觉。

在路上转了转,之宜看到一家亚多酒店。用软件查了下它的评分跟评价,看起来还不错。出门前母亲就叮咛过她,说人啊要穷家富路。尤其是女孩子,出门一定要选择安全的酒店住宿,千万不要去省小钱,该花的地方随便花......所以给了她一大笔路费。

从小起,由于是家中唯一的小辈,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。青春期怕她学坏,母亲看得很紧。该买该花的东西绝不手软。

她还记得在14岁生日时候,母亲送给她人生中第一件奢侈品——尼龙材质的普拉达链条包。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“本土特产”。

多年来,母亲一直是按照女儿富养的理念来照顾她。

之宜办完入住手续,才意识到肚子在咕咕叫抗议了。

向前台咨询当地有什么特色美食,小姑娘热情地推荐了本地经典的粉丝煲。说酒店周边都是20多年的老店,没必要具体到哪一家最好吃。

阿良粉丝煲,名字听起来还挺接地气,就它吧。之宜走出酒店不远就看到这家有着红色醒目招牌的粉丝店。

店铺的装修简单清爽。因为已经过饭点一段时间了,之宜发现店铺内的客人并不多。

所有的荤菜、素菜都被摆在一个长方形的桌子上,而旁边就是灶台。

之宜还在思索这点菜规则,老板忙招呼说:“小姐,这素菜区的菜啊你随便拿,无论多少都是15块;荤菜区呢按品种算,比如里脊肉3块,香肠4块。然后选择粉丝或者泡面,辣还是免辣,最后会算好总价,你找个位子坐,等10分钟就好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之宜选择了她爱吃的菜,付款后落座。

不一会儿,热气腾腾的粉丝煲就上桌了。老板指了下碗里的荷包蛋,对她说:“看你是第一次吃,给你加了个蛋,免费的!还有,这粉丝挺烫,你慢点吃啊。”

“谢谢,谢谢老板!”之宜有点吃惊,说完向老板笑着点头再次表示感谢。

第一顿饭,就吃出了充满人情味的家乡味道!

翌日清晨

经过整晚的优质睡眠,向之宜感觉到全身精力充沛,元气满满。

倒时差——成功!

她下楼吃好早点,办完退房手续,到街上打了一辆出租车。

路上并不拥堵,还比预计时间提早了10分钟到达。

之宜走下车,这个古老又静谧的江南村落映入眼帘。马鸣村里有一条百年历史的老街,就叫马鸣老街。街两边是江南特色的木结构建筑。茶馆、杂货铺、理发店......每个店铺棱角笔直、装饰玲珑。墙上的木刻砖雕栩栩如生,十分精细。被雾气萦绕过的石板路显得格外锃亮,与其产生鲜明对比的,是店铺外逐渐褪去的红漆......

街边茶摊坐了几位老者,他们正在闲谈地喝茶。

之宜吸了满满一口气后缓缓吐出,轻声走上前。对着其中一位看起来最年长的老人问道:“爷爷,您好!请问你知道沈曼禾住在哪里吗?”

“沈什么?”

“沈......曼......禾......”之宜放低速度并提高嗓音。

老人开始眯眼思索,看起来是在记忆中努力找寻这个名字。

“不认识!”老人最后还是摇了摇头。

之宜有点失落。

“那您知道向宗扬吗?”之宜只好说出外公的名字再碰碰运气。

“向家啊,我知道。”老人这次回复得干脆。

“靠祖上跟洋人打交道发财了,当时他们是这里的大户人家,基本年纪大的人都知道的。”

“他们的旧宅就在前面。”

之宜虽然没问到沈曼禾的消息,但去了解下外公家族的故事,也是不错的。说不定那里会有沈曼禾的线索。

按照老人提供的走法,之宜很快就找到了外公的祖宅。

眼前的这座江南古民居宅院规模不小。光凭借这个高墙,精致的雕花,就可以推测里面肯定是庭院深深,别有洞天。

进门前,之宜留意到门口的一块牌坊,上面写了——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氏旧宅。

刚准备推门进去,大门突然打开,从里面走出一位60多岁模样的老人。

之宜被吓了一大跳。

大爷挺淡定,朝着之宜鞠了一躬:“吓到姑娘了,没事吧?”

“没事,我是原来住这宅子的人的后人,我帮外公来寻人了结心愿。”

“哦,原来如此,姑娘,我是这里的管理员,姓夏,那里边请吧。”老人侧身欢迎之宜进入。

之宜朝夏老颔首感谢后迈过门槛进入向宅。

“向宅,始建于清末1898年,由向载沣耗资十万两白银,历时三年完工。占地八亩,房屋80间......”夏老开始娓娓道来。“这个宅子在上世纪60年代曾经被放火烧过,90年代由当地政府修缮并纳入管理。但风光肯定不同于往日了。原来这儿光小巧别致的花园就有三座,可以说浓缩了江南园林的精华。现在还有一处保存较为完整。”

之宜认真地听着夏老讲述旧宅的前世今生,恍如做梦一般。

“这向载沣,是靠着做买办起家的。这个买办啊,就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,给外国资本家服务的中间人。向载沣自幼丧父,与母亲相依为命。他从小天资聪颖,因为颇具语言天赋,跟一个传教士关系不错。后来被传教士介绍给了卷烟商人彼得。而彼得呢,当时正在为美商兴隆洋行物色一个中国籍员工,于是乎向载沣就被带到了上海进入洋行工作,做起了买办。随后买卖越做越大,家底越来越丰厚,就回乡出资建造了这个宅子。”

“除了最喜欢的三姨太陪着住在上海,老母亲和剩下几房太太们都是住在这里。他会定期回来看他们。他最疼爱的唯一的儿子,叫做向世昌,从小体弱多病,可能是不适应上海的水土,也就养在老宅里。”

这向载沣跟向世昌,应该是我的太太外公和太外公,之宜心里推测着。外公向宗扬,1928年生人,1949年,也就是21岁的时候离开中国。

“夏爷爷,那您认识一个叫做沈曼禾的女人吗?”

“这个人,我不太清楚。”夏老摇了摇头。“不过你的外公向宗扬,我还知道些他的事情。”

“哦?”之宜继续听下去。

“向宗扬出生的时候,还发生过生死攸关的绑架。”

之宜瞪大了双眼,表示有点难以相信。

“是被山里来的山贼给抢走了,当时山贼要求拿一尊跟真人一般大的金人来交换。”

“哇哦.......”之宜觉得这跟电视剧似的。

“所以真的拿金人换了?”

“是啊,不然呢?你的外公是向世昌最小的儿子。”

“那时候的山贼觉得,向家是靠巴结洋鬼子发财的,这钱也来得不干不净。他们可能还认为自己是绿林好汉呢。”

夏老嗤笑了一声,之宜一时居然分不清他嘲笑的是哪一边的人?

“说起来啊,我与你们向家也是有缘分的。我爷爷早年就是在这里做长工。老太太宅心仁厚对我们一家不错。我的父亲,跟你的外公年纪相差不大,曾是玩伴。这些是我小时候知道的”

“还有这么一层缘啊。太神奇了!”之宜觉得这缘分有点妙不可言,话匣子有点被打开,话说得比以往多了些。

“抗日战争爆发后,向家的光景其实也大不如前了,况且向载沣去世了。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啊。那几年大家都吃不饱穿不暖,向家还常常在门口给乡亲们,包括逃难过来的难民派米派衣物。解放后,进行了土改运动,向世昌的向家被分得差不多了。身体不好的向世昌被气得一病不起,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。

所以,外公应该是因为买办之家后人的身份逃离中国的。之宜开始慢慢了解尘封在外公内心深处的那段真相。

故事讲完,这游览也差不多结束了。被动接收了那么大的信息量,之宜感到一丝丝疲乏。

之宜深深鞠一躬告别夏老,走出向宅。

离开前回头看了一眼这个经历百年风雨的老宅,青似润玉的天色下面是斑驳的灰墙和错落的青瓦,上代的故事已经终结,希望可以还你一个清晰的岁月......

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

评论

上一章 | 章节 | 下一章

章节X

第一章许你浮生若梦 第二章君似明月我似雾 第三章向宅里的旧时光 第四章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五章天涯咫尺多苍茫 第六章一寸相思一寸灰

设置X

保存 取消

手机阅读X

手机扫码阅读